- 信息来源:国资委
- 发布日期:2025-10-31 09:16
- 浏览次数:
            
近年来,市国资委以改革为笔、以协同为墨,在国资招商领域探索出“机制重构、平台赋能、考核导向”三位一体新路径,推动国资国企从传统“守门人”转型为产业发展“赋能者”。截至目前,全市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突破1.67万亿元,近三年年均增长10.77%;累计落地央地省地合作项目78个,总投资超1430亿元。
机制破局,从“零散对接”到“体系化作战”。摒弃过去“点对点”的传统招商模式,构建起“国企大招商”全新工作体系,围绕大健康、海工装备、新材料新能源等核心产业,精准绘制产业布局图、产业链地图、产业技术路线图“三张图”,同步形成投资机会、目标企业、意向合作项目“三张表”,让招商工作从“盲目找项目”转向“精准引资源”。2024年,首次牵头举办央地国企协同发展恳谈会,现场签约21个项目、总投资达443亿元,其中中电光谷东部智造港、申跃科技高性能电驱系统两个百亿元级项目成功落地。
平台搭桥,以“党建链”串起“发展链”。创新搭建央地国企“党建联盟”平台,首批吸纳41家驻泰央企省企、16家市属国企及7家市区国资监管机构(目前成员已扩容至近70家),通过“组织联建、活动联办、经验联学、服务联动”的“四联”机制,推动协同优势转化为国企发展内生动力。2025年,相继在南京举办专场招商活动、召开省属国资国企与泰州重点项目推进会,集中签约28个项目,总投资254.88亿元,其中“大海新晨”产业项目占比达72.1%;截至目前,已有6个项目投产运营、5个项目启动建设,落地率达39.29%。
考核领航,用“指挥棒”撬动“新质生产力”。创新将“新质生产力提升”和“招商引资”纳入市管企业高质量考核体系,对招引战新项目实行“双倍计分”,以考核“指挥棒”引导国企从“靠政府”转向“找市场”、从“会融资”转向“善经营”。其中,市城投集团、东城集团与省环保集团合资成立环保产业公司,打造省市国资合作的标杆项目;金控集团联合省高投集团设立20亿元专项母基金,计划撬动百亿级资金,助力我市新材料、大健康等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。